1.机器人
(2)机器人具有通用性,工作种类多样,动作程序灵活易变;
(3)机器人具有不同程度的智能性,如记忆、感知、推理、决策、学习等;
(2)机器人设计理论与技术,如机器人机构分析和综合、机器人结构设计与优化、机器人关键器件设计、机器人仿真技术等;
(3)机器人仿生学,如机器人形态、结构、功能、能量转换、信息传递、控制和管理等特性和功能仿生理论与技术方法;
(4)机器人系统理论与技术,如多机器人系统理论、机器人语言与编程、机器人-人融合、机器人与其他机器系统的协调和交互;
(5)机器人操作和移动理论与技术,如机器人装配技术、移动机器人运动与步态理论、移动AGV机器人稳定性理论、移动操作机器人协调与控制理论等;
(6)微机器人学,如徽机器人的分析、设计、制造和控制等理论与技术方法。
国际标准化组织(ISO)对机器人的定义如下:
(2)机器人具有通用性,工作种类多样,动作程序灵活易变;
(3)机器人具有不同程度的智能性,如记忆、感知、推理、决策、学习等;
(4)机器人具有独立性,完整的机器人系统在工作中可以不依赖于人的干预。
机器人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,已经形成了一门综合性学科一——机器人学(robotics)。它包括以下主要内容:
(2)机器人设计理论与技术,如机器人机构分析和综合、机器人结构设计与优化、机器人关键器件设计、机器人仿真技术等;
(3)机器人仿生学,如机器人形态、结构、功能、能量转换、信息传递、控制和管理等特性和功能仿生理论与技术方法;
(4)机器人系统理论与技术,如多机器人系统理论、机器人语言与编程、机器人-人融合、机器人与其他机器系统的协调和交互;
(5)机器人操作和移动理论与技术,如机器人装配技术、移动机器人运动与步态理论、移动AGV机器人稳定性理论、移动操作机器人协调与控制理论等;
(6)微机器人学,如徽机器人的分析、设计、制造和控制等理论与技术方法。